健康教育
- 寿光市中医医院腧穴科普系列六:百脉之会--百会穴
- 健康科普丨丨胃食管反流病新疗法—内镜下贲门紧缩术
- 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
- 寿光市中医医院腧穴科普系列五:“生命的源泉”涌泉穴
- 寿光市中医医院腧穴科普系列五:“生命的源泉”涌泉穴
- 艾”自己,“灸”对了丨丨寿光市中医医院艾灸系列宣传(三):艾如雷火 灸出健康--雷火灸
- 温补不上火 提高精气神丨丨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学会每天为身体充充电!
- 夏出一份力,冬增十倍功丨丨冬病夏治最全调理攻略——寿光市中医医院“冬病夏治”即将开始!
- 寿光市中医医院腧穴科普系列二:帮你拥有好睡眠的安眠穴
- 寿光市中医医院腧穴科普系列一:“大补药”穴之神阙穴
- 心动,也要行动丨丨心血管病科医生给出的心脏康复建议
- 心动,也要行动丨丨心血管病科医生给出的心脏康复建议
- 特色门诊丨丨寿光市中医医院高血压门诊——让血管不再“压力山大”!
- 特色门诊丨丨胃肠功能不良特色门诊——携手“胃”来,“肠”享人生
- 寿光市中医医院健康教育制度
- 寿光市中医医院健康教育流程
- 特色门诊丨丨寿光市中医医院更年期门诊——助力女性“更”健康
- 健康科普丨丨预防疟疾教育知识宣传
- 寿光市中医医院无烟建设制度及管理办法
- 特色门诊丨丨终于等到你!寿光市中医医院儿童哮喘门诊开诊啦
黄疸能引起脑瘫,是真的,还是危言耸听?
文文(化名)出生时粉粉嫩嫩的,一切正常,第二、三天常规监测黄疸值也不太高,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出了院。回家后,细心的妈妈就发现文文越来越黄,先是脸上,渐渐的身上,甚至手脚心都开始发黄,赶紧让家人把孩子送到医院检查,到医院一测黄疸值已经达到了18mg/dl(毫克/分升),需要住院治疗。
听到这个消息,家里人很惊讶:啊?这么小的孩子,就要住院啊?有必要吗?于是坚决的把孩子抱回了家。回家后,宝宝开始出现拒奶,哭闹厉害,身上偶尔抽筋,后来严重到惊厥、抽搐,赶紧送去医院,经检查孩子体内胆红素已经高达30mg/dl(毫克/分升),情况非常危急。经过抢救,孩子的命保住了,但是已经出现了胆红素脑病——血液中的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给神经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孩子脑瘫了,家长悲痛不已,可惜晚了。
医生介绍,异常增高的胆红素在体内累积时,对新生宝宝来说就是一种毒药,会导致身体多种器官的损伤。大量研究显示,高胆红素可对新生儿的脑功能、肾功能、听力及心功能均有损伤。
新生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正常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破坏、降解后产生血红素,在肝脏特定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胆红素,合成为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转化为粪胆原、尿胆原等,大部分随大便排出,少量会通过小便排出。
新生宝宝在出生前一直在子宫这个低氧环境中,为了更好的载氧,红细胞适应性增多,出生后建立自主呼吸,血氧浓度提高,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生成的胆红素多。但新生宝宝肝脏还没成熟,肠道菌群不完善,胆红素的排出就少,血液里胆红素多,就会使皮肤发黄。
大部分新生儿都有黄疸,通常出现在宝宝生后第一周,早产儿多于足月宝宝。先从面部开始,随着血液里胆红素越来越多,从“脸→躯干→四肢”来扩散。等1周左右的高峰期过去后,身体排泄胆红素能力强了,黄色会从“四肢→躯干→脸”消退。
大部分黄疸宝宝都属于“生理性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也有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甚至可能持续1个月甚至2-3个月才消失,也不会引起什么问题。
在比较少见的情况下(母子血型不合、感染、早产、肝胆问题等),当胆红素生成得过快,或者肝脏排泄过慢,胆红素急剧上升,就会形成病理性黄疸,如果进入脑细胞,造成胆红素脑病,就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伤害。
所以,把宝宝带回家以后,我们要经常观察宝宝的皮肤。有不少家庭,宝宝呆的屋里光线比较暗,家人不容易发现宝宝皮肤发黄,很多时候是探访的亲戚朋友发现宝宝有黄疸。所以,要经常在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的皮肤有没有发黄。
不科学的退黄疸“高招”
了解了新生儿黄疸的原理,爸爸妈妈们就能正确对待别人给你们提供的各种土方、偏方了。
孕期吃鹅蛋可以预防黄疸,不科学。不管孕期你吃了什么,对宝宝出生时肝脏发育是很难有直接作用的。
给宝宝喝水、喝葡萄糖可以退黄,不科学。喝水只会增加尿量,但黄疸主要是从大便里排出,而且水喝多了,喝奶的量就会减少,生成的大便就少了,排胆红素就少了,反而加重黄疸。
正确的护理方法如下:
生理性黄疸
1、多喝奶排泄
对付生理性黄疸,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奶多排泄,每2个小时喂1次。
妈妈可以在白天每隔1.5~2个小时喂哺一次,晚上4~5小时哺乳一次,将一天24小时的哺乳的次数至少达到10至12次。
黄疸宝宝容易嗜睡,吃起奶来也没多大劲头。如果宝宝嗜睡或者吸乳乏力,可以唤醒宝宝,鼓励宝宝吃母乳的时间更长、更频繁。
2、不用停母乳
如果不是母乳喂养,宝宝更容易发生黄疸,所以妈妈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哺乳新生婴儿。
但由于暂停母乳有提前断奶的风险,而且用断奶的方式证明是生理性黄疸,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现在不建议停母乳,建议勤喂母乳。
3、适当晒太阳
因为阳光中有某些特殊波长的蓝光,可以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但注意新生儿最好不要出屋,可以在窗下晒,如果要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晒太阳,最好在早上11点以前或者下午4点以后,但也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二、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对这种黄疸,家长能做的,就是及时发现这种不好的苗头,然后果断交给医生医治。如果宝宝出现了下面这几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了:
1、宝宝在出生后第一天及第二天的胆红素水平偏高。
2、宝宝在短期内(如一两天之内)胆红素含量上升很快,宝宝很快从面部黄色变成全身黄色。
3、出生后的24小时内,黄疸持久不退、或者消退后又再出现、或者黄疸加重。
4、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型、B型或AB型血;母亲是Rh阴性血,宝宝是Rh阳性血,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5、宝宝手心及脚底心的皮肤呈黄色。
6、宝宝黄疸为暗黄色,大便颜色偏浅或白陶土色。
7、宝宝发出尖锐的哭声。
8、你的宝宝似乎无精打采或生病,或很难唤醒。
病理性黄疸怎么治疗?
1、蓝光照射: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10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严重黄疸,可以采用换血疗法抢救生命。
3.药物治疗: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4.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