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 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相结合优势,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医院广大职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总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通知》、《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总案适用于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地震、火灾、动乱、恐怖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根据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范围是局部还是全院,将突发事件设定两个级别,即影响医院部分区域或部分科室且危害较小的突发事件和影响医院整体工作或危害较大的突发事件。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各级医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分级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应对、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科学处置、协调合作的原则。
3.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过程中,积极应用我院中医药优势,做到中西并重,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医院应急救治能力。
4.依法规范,科学应对。反应及时,处置果断加强应急反应机制建设,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事件要做到反应快速、处置果断,保障公众的身心健康。要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二、组织体系建设
医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由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对医院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一) 寿光市中医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良玉
副组长:郑保国 李振吉 单振洲 韩艳青 魏荣友 林立勋
成员:王 钧 宋吉顺 张海涛 董晓红 张文霞 董桂芬 薛锡涛
李晓霞 温志刚 孙广波 王晓刚 郭成武 王宁 王晓辉
工作职责:
(1)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本院的卫生应急工作。
(2)研究决定卫生应急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指挥调度医院各种资源力量参与医疗救治,决定启动、变更或终止医院应急响应级别。
(3)组织制订本院卫生应急预案,组建本院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与落实卫生应急制度及岗位职责,对全院卫生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检查考核。
(4)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开展患者的医疗救治,并对医疗救治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5)负责与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执行上级指令,确保政令畅通,按规定报告本院医疗救治信息。
(6)决定是否提请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技术、物资的支援和同意本院分流患者的请求。 ,
(7)负责本院应急响应终止及善后工作、总结与奖惩。
(二)卫生应急办公室
以公共卫生科牵头办公室、医务科为主成立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医院常设办事机构,王钧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应急求助电话:5221781 18866738980
办公室职责:
(1)在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医院卫生应急的日常工作,平时负责医院应急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非常态应急时具体执行和落实院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和指令。
(2)负责编制和修订适合本院具体情况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灾害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急性传染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处置预案;拟定卫生应急制度及岗位职责。
(3)协调药剂、设备等有关部门储备救治特需药品、相关设备和物资。
(4)建立本院应急救治网络体系,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知识培训和演练。
(5)发生突发事件或接到上级应急救援指令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救援方案,及时组织开展急诊救治,组织和外派机动应急救援小组。
(6)组织专家组制定病人的诊断及救治方案、出院标准和时限,并及时监督和掌握实施的信息。
(7)负责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在院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与应急指挥部建立和保持联系,及时按规定报告相关信息。
(8)按时向院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提出需要上级专家组及专业技术的帮助、特殊药品及专门设备的支援和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部分患者等请求。
(9)撰写应急救援评估报告和总结。
(10)完成院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医疗救护组织
专家指导小组
组长:魏荣友
副组长:王钧
成员:张海涛 张丰春 王志斌 杨艳萍 郭钦建 张中海 纪世敏 郭维秀 王永军 张金钟 杨志全张金军 王萍 郭建峰 隋华章 董月奎 孙艳萍 郝树兰 郑居文 武新清 李会英 李云启 范学普 秦金红 任艳芳 崔忠会 于春香 董娟 刘金娟
负责全院急诊急救工作的技术指导,参与医院重大抢救和手术,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及治疗方案的确定,中医药预防及防治工作方案的论证。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护队
一队
队 长:单振洲
副队长:张丰春
成 员:纪世敏 王永军 朱湘华 郑居文 国焕臣 王志斌 李建会 王金文 魏 斐 李桂芹 董娟 刘玉静 袁素萍 刘金娟 秦金红
二队
队 长:李振吉
副队长:张中海
成 员:徐绍敏 杨志全 朱明臣 杨艳萍 李 泉 丁华忠 宋志勇 杨金秀 范学普 李明伟 李玉红 史淑洁 李霞 于春香 任艳芳
负责突发公共卫生抢救的组织实施、救治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手术;负责全院参加应急的医护人员调配及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外派医疗队等。
(3)事故灾难医疗救治队伍(共10人)
队 长:张丰春 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队 员:陈君涛 普外一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朱明臣 颅脑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杨志全 骨伤科主任、主治医师
刘宗仁 关节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杨艳萍 脑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王志斌 心血管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李 泉 脾胃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冯 莹 肺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牟振宇 ICU副主任、主治医师
(4)食品安全事件医疗救治队伍(共10人)
队 长:李 泉 脾胃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队 员:郭钦建 脑病二科主任、主治医师
朱文元 心血管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隋华章 脾胃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明飞 脾胃病二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杨庆玲 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张永杰 肿瘤一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杨红梅 儿一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丁华忠 急诊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杨 波 ICU副主任、主治医师
(5)化学中毒医疗救治队伍(共10人)
队 长:杨艳萍 脑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队 员:郭钦建 脑病二科主任、主治医师
王志斌 心血管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孙 超 脾胃病一科 主治医师
刘明明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冯 莹 肺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王 军 肺病科 主治医师
伦宗姬 儿三科主任、主治医师
丁华忠 急诊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王建民 ICU副主任 主治医师
职 责:负责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护的诊断、治疗工作。
负责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落实、组织疑难病的会诊及转诊、组建医疗救治队伍、人员培训等。
三、工作机制
认真建立健全应急响应及信息报送、应急演练、后勤保障等机制,以保证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的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
(一)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中医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应急响应机制。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后,开展卫生应急响应,启动预案。
1、医院应急办或总值班接到相关救援信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或急诊科一线当班医生报告)后,应分析情况,立即汇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领导小组组长或授权相应人员决定预案启动和响应范围。
2、院内应急响应范围:
全院响应(全院各科室响应);局部响应(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响应)。
3、院内应急响应指挥人:
全院响应由院长或院长指定的分管副院长指挥;局部响应由分管副院长或应急办负责人指挥。
4、根据预案要求开展救治工作,相应负责人可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响应范围。
(二)应急相关信息报告制度
1、报告原则
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
2、报告范围
传染病;
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
其他中毒(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
环境因素事件;
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医源性感染事件;
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报告内容
(1)事件信息:
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2)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4、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卫计局报告。
(三)应急信息发布制度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的有关规定和基本要求,由有权机构发布疫情及相关信息。
2、医务科、宣传科负责与医疗救治信息相关新闻的传递、发布工作,发布前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医院其他任何部门、科室、个人不能发布相关信息或单独与新闻单位联系。
4、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和全面。
(四)应急演练机制
遵循依法管理、预防为主、强化培训、适时演练、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加强对各类人员培训。对特殊人员应进行特殊技能的培训。模拟演练每年1次,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制订模拟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技术培训,模拟情景,实际演练,提高组织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训练一支能打硬仗的应急团队。
(五)后勤保障机制
医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的物资、药品(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西药)、设备设施等的储备保障机制。应急预案启动后,后勤保障部门要尽一切努力充分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设备、物资包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药械科要保证药品、医疗救护设备的供应。
四、附 则
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或失误及时修订、补充、调整和完善本预案总案。每次突发事件处理之后,各主管科室要组织力量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认真总结应急处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及失误的教训,做好突发事件后医院的重建工作。
本预案总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